您现在的位置 :
木教育 > 主题 > 博士后流动站 > 各地流动站 > 安徽农业大学林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安徽农业大学林业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木教育 | 19326 view(s) | 2011/09/02
  安徽农业大学林业工程学科于2007年被国家人事部和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博士后科研流动站。

1、历史沿革与现状

  安徽农业大学木材学科点始建于五十年代初期。自1965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为国内最早开始培养硕士研究生的单位;1995年开始与中国林科院联合培养博士;1996年成为首批省重点学科,2002年由于“九五”期间学科建设综合测评优秀,本学科点继续被列为“十五”期间省重点学科;2000年被批准为“木材科学与技术”博士学位授予点。五十多年来,在我国第一代木材学家柯病凡、成俊卿教授和第二代木材学家江泽慧、卫广扬等著名教授的不懈努力下,不仅在木材解剖学、木材物理学、木材化学、木材力学、木材材质与培育及利用关系学等领域取得了丰硕的科研成果,还培养了一大批木材科学与技术方面高层次人才,为我国乃至国际木材学界造就了一大批木材学著名专家、教授、博士和博士后导师,为我国木材科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在国内外享有“木材学人才培养摇篮和木材学研究基地”的美誉。2002年又与法国科学院木材研究室开展了“中法联合培养博士”项目,2004年成为省级重点实验室,2006年被批准为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2007年被评为国家人事部木材科学与技术博士后流动站。

  目前,本学科点现有在职教工29人,其中教授10人、副教授9人、14人具有博士学位、国内外名誉教授6人、兼职教授12人。依托国家林业局重点学科、安徽省重点学科、安徽省重点实验室,近5 年先后承担有国家科技攻关、国家863、国家支撑计划、国家自然基金、国际竹藤中心等重大科研项目30多项,科研经费累计1400多万元。获国际奖1项,国家级科研成果二等奖1项,省部级3项,各类教学成果奖9项。近五年来,本学科共发表论文150篇,其中SCI、EI收录14篇、国家重点15篇,出版专著8部,主编教材3部。同时,有5门主干课程被列为学校的重点建设课程。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本学科已构建了以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为主体,加工与改性、营林与培育、林产品综合加工利用等专业相配套的专业体系,并形成了以博士点为龙头,硕士点为主干,本科生为支承,留学生、博士后交流合作为人材培养框架。通过“九五”、“十五”建设,本学科所在的实验室已形成了6室1馆1站1厂1点的格局(即:6室——木材解剖室、原子力显微镜室、木材物理力学室、林产品加工室、生物质材料室、家具与室内设计室;1馆——木材标本馆;1站——省林工产品质量检测站;1厂——木材加工实验厂;1点——江苏省常熟市木材资源研究所教学实习点)。

2、学科研究方向

  根据我国林业发展战略——“建立高效的林业工业体系和完整的林业生态体系”,本学科点从我国森林培育和木材工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在长期的科学研究中凝炼出四个主要研究方向,并通过近年的平台建设和科技创新,在重点研究方向上,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研究成果,形成本学科的特色和优势。四个研究方向分述如下:

(1)木材构造及材性与加工利用关系
  木材构造及材性与加工利用关系,是本学科几十年来的传统优势领域,近年又依托重点学科的创新平台,将主要研究方向定位在探明人工林木材的材质材性与生物形成和高效利用关系上,利用学科交叉优势和前期研究基础,开展纳米尺度下木材细胞壁构造和材性研究,以及人工速生林木材幼龄材和应力木的形成机制与高效利用研究。本学科在“九五”期间已争取多项该领域的国家攻关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项目,并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有重要影响论文20多篇。该方向目前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

(2)林木材质改良
  自上世纪60年代我国大面积发展人工林以来,本实验室在国内率先开展了木材材性与林木培育关系的研究。利用现代生物技术与传统育种及栽培方法相结合,开展对不同种源树种木材性质的研究和人工林木材性质形成及其功能性改良机理的研究,培育措施对人工林木材质量影响等研究,为我国人工林的培育、人工林木材性质改良和合理加工、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和科学方法。该方向目前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3)木材物理力学
  本学科的木材物理力学方向为已故著名木材学家柯病凡教授所开创,自五十年代初期即是国家标准《木材物理力学性质实验标准》的主要编制单位,最近又成为该标准修订的主要承担单位。目前本学科在该领域中重点开展木材流变学和木材损伤断裂的研究,探明微结构演化与宏观力学行为关系,揭示木材破坏的机制,并从中获得木材构造与其强韧功能相互关系的新认识。该方向目前在国内处于先进水平。

(4)林产品加工和家具与室内设计
  自八十年本实验室就开展对经济林及林产品深加工的研究,在近十年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开展了经济林木生物活性物质和抗氧化特征的研究、木材中生物活性物质的提取、以及竹材热解深加工系列产品的开发研究。开展了横向研究项目“高性能聚脲及聚氨酯弹性材料的合成及其应用”、“特种纳米导电硅橡胶聚合物的合成及性能分析”、“高性能弹性密封胶的高聚物分子结构设计及其合成”、“高分子改性复合材料在建筑和航空工程上薄层大面积快速修复的研发及应用”、“在动态载荷条件下的聚合物弹性复合体的疲劳及粘弹性蠕变力学行为”、 “家具设计规范”等,承担了我国国家标准“国家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系统产品标准(JC149)”、“国家建筑外墙外保温节能产品施工图集标准(02J121-1)”等的主编。目前,该方向正在开展生物质材料和竹材复合材料的研发和家具与室内设计的产业化研究。

联系方式
1、博士后流动站管理办公室:
宁井铭(电话:0551-5786165,传真:0551-5786553
E-mail:  ningjm@ahau.edu.cn  邮编:230036)
2、林学与园林学院:

编辑:Pi Ning


2011/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