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 木教育 > 主题 > 正文
大学生陈思危的成功之路——从与木结缘到读懂木材
国际木文化学会 | 9753 view(s) | 2017/10/12
  陈思危,一名来自湖南十分活跃的女生,现就读于北京林业大学材料科学与技术学院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大学三年级,担任学院创业服务中心主任,并且有自己的一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木质素纤维素化及其吸附性能研究”。2017年9月3日至9日,第十四届国际青少年林业比赛在俄罗斯莫斯科市举行,陈思危从来自28个国家的45位选手中脱颖而出,荣获三等奖。

大学生陈思危


与木结缘

  陈思危爷爷是一名木匠,家里的家具都是他亲手打造的。思危小时候就和爷爷一起摆弄刨子、锯子,高中时,在爷爷的帮助下,和同学一起完成了人生的第一件木制品,一个梯形的小书架。自此越发对木工产生兴趣。她觉得木材是一个比较灵性的东西,和她整个人的感觉比较契合。大学选择专业时,她也是果断选择了木材科学与工程专业,从此走上了木材学科学习与研究的道路。
 
  通过一段时间的专业学习,她觉得木材其实是一个很有前景的学科,涉及到环保也好,对木材的利用也好。它虽不像其他有些专业一样炙手可热,但是越往下学习,就像木材本身一样,这个专业也具有木材一样的亲和力。

大赛契机

  俄罗斯国际青少年林业比赛始于2004年,每年举办一次,已连续举办13届。旨在推动世界青少年在爱护自然、爱护森林方面的友好交流,分享林业生态知识和实践经验,提升国际社会保护生态意识。应俄罗斯联邦自然资源和生态部副部长兼林务局局长瓦连基克的邀请,中国生态文化协会会长江泽慧从2015年开始为大会评委。第13届大赛中,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和国家林业局对外项目中心组织了中国选手首次参加比赛并获得了重要奖项。2017年9月,相关单位继续组织选手赴俄罗斯参加第14届国际青少年林业比赛。

第十四届国际青少年林业大赛现场照

获奖项目

  陈思危主持的项目“木质素纤维化及其吸附性能研究”是从木材制浆造纸废液中分离提取木质素粉末,制备出超细木质素基纤维。首先木质素是一种很亲切、自然、友好的原料。项目中木质素来源于木材制浆造纸的废液,废液本身对环境有一定的污染,从废液中提取木质素,是环境保护的一种方法;另外,将提取的木质素制备木质素基纤维,可以吸附有害物质、重金属离子等污染物,这是将废弃物高值化利用之后又参与到环境保护中来。所以该项目对于资源高值化利用,环境保护具有重要的意义。

陈思危同学做实验

成功之路

  有这样的研究项目做依托,陈思危算是拿到参赛的敲门砖,后面全靠个人能力做基础。来自国际竹藤中心、中国生态文化协会、国家林业局的评委们分别从外语水平、表达能力、项目研究等方面对参赛学生进行考评,最终陈思危同学以其优秀的英语表达能力和其对林业特有的情怀,以国内选拔赛第一的身份晋级俄罗斯赛场。

  在莫斯科的大赛场上,虽然是第一次见那么多的外国人,但陈思危并没有怯场。她大方从容,自信满满站在演讲台上,凭借中加合作班学生前期对于英文培训的扎实基础,用流利地道的英语向现场评委和嘉宾介绍自己以及带来的参赛项目。从与木结缘,到小小年纪对林业的情怀,再到木材高值化利用的环保项目,每一项都能获得现场专家评委的高度认同。最终她凭借过硬的实力从来自欧洲,亚洲,非洲,美洲28个国家的45名学生中脱颖而出,获得了第14届国际青少年林业比赛第三名。

陈思危同学在大赛现场做报告
陈思危同学获奖

  这样的好成绩是为中国、为学校、为老师,也为自己交出的满意答卷,陈思危引以为荣。但她并没有因此骄傲。经历了这样大的舞台,拥有过这样难得的交流机会,她觉得很有趣,很珍贵,同时也意识到自己的不足。她说就像苏格拉底说的,“知识无边界”,学的越多,不知道的越多。今后的道路,她还要不断的学习,强大自己,同时也希望在科研道路上不断的探索,越来越爱上木材科学。


编后语:


  感谢陈思危同学和她的指导老师林剑博士接受国际木文化学会的采访并提供照片。我们期待更多的木材学科新生力量研究出更多有关资源高值化利用、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课题。从科学的角度进一步证实木材是大自然馈赠给人类最美好而实用的生态材料。木材真好!


编辑:胡小霞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