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史视野下的林业史 ——第九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林业史分会会议综述

95

       2024年7月26日至28日,以“全球史视野下的林业史”为主题的第九届中国林业学术大会林业史分会会议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召开,共有来自北京林业大学、陕西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东北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等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企事业单位60余名代表参加,共收到会议论文和摘要26篇。林业史分会理事长、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邹国辉,林业史分会副理事长、南京林业大学副校长张晓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农业历史文化研究所杨乙丹所长致辞,提出林业史研究不仅要承担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责任,还要担负起推进当代林业建设的重要使命,更要围绕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聚焦全球化浪潮中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和发展开拓创新、与时俱进。林业史分会副理事长、陕西师范大学卜风贤教授,林业史分会副理事长、中央民族大学周琼教授,中睿合和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苗帅总监3位专家作特邀报告,23位专家学者作专题报告。各位专家学者围绕林业政策实践、森林生态变迁、资源开发利用、林业历史文化四个主题展开讨论交流。

一、林业政策实践

       对党各个时期的国有林治理、植树造林活动、林木采伐管理等进行研究,展现党对林业事业建设发展的高度重视与卓越领导,阐释新时期党的林业建设事业的理论基础与实践内容。

       党的林业建设与治理关注和解决人民群众的切实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我国林业建设政策与实践不仅从宏观上关注国家林业建设,更从微观上始终关心人民群众的生存和发展需求,例如林农生计资本受林木采伐管理制度调整的影响,需要更多的综合考虑林农在林业政策变动过程中所扮演的角色和所承担的风险,努力实现生态效益与林农生计资本的共赢。党的林业建设与治理基于国情并与时俱进。民国初期随着西方林学知识传入中国与本土林业思想相结合,我国林业建设到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十九、二十世纪的中国战乱频仍,以图们江地域为例,大量林业资源被无序开发掠夺,在党颁布的林业政策指导下,于林业实践中逐步凝练契合时代发展需求的生态智慧,土地革命时期的林业建设、太行山区的植树造林活动都是党领导下的林业建设实践。党的林业建设与治理全面协调且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林业建设给予高度重视,林业事业发展是国家经济社会发展重中之重,在经济增长的同时,要重点关注林业发展的生态效益,努力做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协同增长,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

二、森林生态变迁

       聚焦森林生态变迁问题,指出森林的演替与变迁不仅见证了生态环境的变化,也是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轨迹的深刻反映,对森林生态变迁问题予以重视是讲好生态文明建设故事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聚焦于森林生态系统中动、植物的专项探索,展现它们在历史进程中独特的发展轨迹,这类研究是对生物多样性的科学探析,也是对环境与生物之间相互作用机制的深层剖析。森林食物体系的历史建构与习近平“大食物观”相结合,展现了丰富的森林食品,拓展了人类饮食的长度、宽度与厚度;近代广东地区橡胶的引种与推广为工业发展提供必要原料,也为新中国成立后的橡胶产业发展奠定人才、技术基础;从历史视角分析林木种苗的起源进一步推动我国林木种苗事业向更加专业化、体系化、现代化的发展阶段迈进;以东北虎为典型森林动物分布地域的动态变化等研究从专项研究的角度侧面展现出林业生态变迁对区域生态环境、生态系统整体以及对人类社会经济文化的显著影响。另一方面对林业遗产与林业知识给予关注。林业遗产与传统林业知识是人类在长期与自然斗争的过程中形成并流传至今的宝贵物质与精神财富。重点探讨林业遗产与知识保护的建构过程,对林业遗产与知识进行合理保护与发扬,不仅是对优秀历史文化的尊重与传承,更是以古鉴今、对未来林业发展负起责任的体现。

       加强林业动态变化研究与林业遗产保护工作,推动构建完善的林业传统知识体系是学术研究发展之必然,也是时代发展之所需。

三、林业史料的开发利用

       强调当代林业史研究要对林业相关典籍资料的深度开发利用予以重视,林业史料所承载的林业历史文化是当代林业发展的知识来源与灵感源泉,为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源源不断地提供传统智慧。

       林业史料的挖掘与考证是林业史研究的前提和基础,也是林业史研究进一步深化与拓展的客观需求。一方面要注重理论性,对这些史料进行更具专业性、学术性的解读与分析,对某一类型研究对象的针对性考察要争取做到更专、更精;另一方面要具有实用性,通过对林业史料的整理和加工进一步传承和发扬林业历史文化,让林业历史文化在新时代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更深层次解读的可能性;此外对林业史料的考察要有开放包容的视野,中国林业相关史料数量众多、类型多样,《月令》、《吕氏春秋》、植物谱录、本草文献、护林碑刻等都蕴含着我国历史上丰富的林业和生态思想,对这些宝贵历史资料重新进行整理与解读,为林业史后续相关研究奠定基础。

       加强对林业史料的重视程度,厘清其中所蕴含的林业传统思想与智慧,促进林业史理论研究、为现代林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历史镜鉴与更加深厚可靠的理论支撑。

四、林业历史文化

       对林业历史文化的多维度探讨。让人类以更加全面、更加平等的视角看待人与自然的关系,是深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理念的重要路径。

       一方面,通过对具体树种文化、树木崇拜的研究,阐释了人类对不同树木各具特色的加工利用方式和信仰模式。树木崇拜、杉木文化、桂花文化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从物质利用到精神信仰,这些文化现象不仅体现了人类对树木的智慧利用,更成为人类精神与心理世界的具象化表达,蕴含了丰富的文化象征意义和生态伦理思想。另一方面,从更加丰富多样的视角和载体切入,引入更加多元的分析方式,打破人类中心主义视野的局限性,探析文学作品中多元的森林形象,解读纪录片等影视载体中的森林、动物与人之间的互动行为,以平等、关怀的视角重新审视作为物质空间与精神空间的森林,重构人与森林、与动物乃至与大自然的深层伦理关系。

       综上,此次会议呈现出主题聚焦、视野开阔、联系时代等特征。研究历史是为了从中汲取不断前行的智慧和力量,林业史研究最终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应用,指导当前和未来林业事业的进一步发展。第一,林业史研究首先要聚焦时代特征,与时代、与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紧密结合,牢牢把握新时代林业史研究的总体方向。第二,行政机构与学术研究机构是林业史研究的重要阵地,要加强组织机构的建设与完善,为林史研究提供更加肥沃的生存土壤和更加开阔的发展空间。第三,当代林业史研究是挖掘人与树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路径的学科,探索和传达着历史文化中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的传统智慧,林史研究一方面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使命,另一方面也在推动人类文明交流交融中发挥重要作用,“全球史视野”要求林业史研究从人类文明、人类命运的高度推进自身的创造性转变和高质量发展,在未来有着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深层阐释的可能性。

       相关链接:http://www.woodculture.cn/?c=18120

文字来源:会议组委会
责任编辑:iwcs24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