采访时间:2009年10月
采访地点:福建屏南
采访嘉宾:黄春财
采访记者:苏金玲
【嘉宾介绍】
黄春财,74岁,廊桥名匠,福建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福建省省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出生在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一个造桥世家里,祖父黄金书是清末时期享誉闽东北的廊桥工匠。父亲黄象颜,一生造桥31座,造屋54幢。造桥工艺父传子,子传孙。黄春财15岁就跟随父亲跋山涉水,到建瓯、顺昌、古田一带造桥建屋。在父亲的言传身教下,他不但学会造桥建屋,还会造水车与各种家具。1956年,时年20岁的黄春财就“主绳”建造了上圪桥,成为廊桥工匠的后起之秀,此后,由于修建公路,造廊桥的机会少了。他最后一次造桥是在1969年,造古田县平湖镇唐宦桥,此后,就无桥可造了。而2005年金造桥的搬迁又让黄春财再度出山,圆满的将金造桥乔迁新家,2006年黄春财再次施展才艺,在白水洋建造了“双龙桥”。
【廊桥】
木拱廊桥,俗称厝桥、木拱廊屋桥,以梁木穿插别压形成拱桥,形似彩虹,是中国传统木构桥梁中技术含量最高的一个品类,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中那座横跨汴水的虹桥就是木拱廊桥的典型代表。《中国科学技术史》称廊桥“在世界桥梁史上唯中国有之”,对福建的廊屋桥评价为“闽中桥梁甲天下”。
我国木拱廊桥集中在闽浙边界,主要分布在福建寿宁、屏南和浙江泰顺、庆元、景宁等地。目前全国保存下来的木拱廊桥有一百多座,在福建宁德境内有五十四座,其中寿宁县有十九座保存完整、最具特色木拱廊桥,为“中国之最”。 福建省屏南县长桥镇长桥村的“万安桥”,是全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该桥为五墩六孔木拱廊屋桥。桥长98.2米、宽4.7米,舟形墩,不等跨,最短拱跨为 10.6米,最长拱跨为15.2米。桥屋38开间、用柱156根,穿斗式木构架,双坡顶,两侧设木凳。
【双龙桥】
2006年3月新建成的木拱廊桥,位于国家地质公园屏南白水洋上洋。这座名为“双龙桥”的木拱廊桥属异址重建。其旧址在白水洋鸳鸯溪下游,建于清道光三年(1865年),在新中国成立前被焚毁。为让双龙桥重焕光彩,屏南县请已经“隐退”的目前最年轻的廊桥名匠黄春财再度“出山”,在白水洋上主持重建双龙桥。2005年10月动工重建的双龙桥两墩三孔,长达66米,长度仅次于屏南境内的全国现存最长的木拱廊桥万安桥,为屏南境内第二长桥;桥面距水面有三层楼高,煞是壮观。该桥耗资近百万元,到白水洋的游客不仅可在景区内领略独具特色的廊桥艺术,还可站在廊桥上观赏白水洋 “窗含千秋白水,百泊十里水街”的奇观。
责任编辑:iwcs25ZW/L

9,9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