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谈木材干燥行业发展——访北京林业大学张璧光教授

12,233

   

采访时间:2009年11月16日
采访地点:广东省中山市市委党校
采访嘉宾:北京林业大学 张璧光教授
采访记者:国际木文化学会 王丽

采访实录:

记者:作为木材干燥界的前辈,您认为我国木材干燥行业的发展现状及前景如何?

张璧光:我认为目前我国的木材干燥行业,在常规干燥设计方面应该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的;在干燥工艺方面,高出国际先进水平,我们有很多干燥工艺做得比国外还细。但现在存在的问题是:行业的竞争往往注重干燥设备价格的降低,而不注重干燥质量的提高,所以带来很多问题,干燥质量达不到干燥标准。顾炼百教授昨天做的关于干燥现状和十二五的需求报告里面谈到,发达国家使用的木材中人工干燥占60%,而我国只有20%~30%,所以还有很大的发展潜力。

  我们都知道保证家具质量的第一关就是木材干燥,如果木材干燥这一关没过,不论家具做得多漂亮,最后不是裂大口就是关不上门。我们大多数木材没有经过干燥就进入流通市场,就用来做家具,用户刚买回去可能还很好,但过一段时间可能就会出现质量问题,用户和商家之间就会产生纠纷。另外,我们的人工干燥方法有相当一部分并不科学——使用一些简陋的、高能耗、高污染甚至是火坑似的干燥设备,虽然没有经过详细的统计,但我估计这种设备的使用占到了20%~30%,这可能还是保守的估计。我的建议是国家应该像关闭小煤矿一样关闭这些高能耗、高污染的木材干燥窑。

提倡节能减排 推动木材干燥行业发展

记者:国家有没有相应的政策支持呢?

张璧光:我昨天在大会上的发言提到了促进我国木材干燥行业发展的一些政策性建议,其中有一条就是:我们国家在节能减排这一方面还没有政策性的支持。

  我们有很多节能减排的研究,在各个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比如北京林业大学、南京林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中国林科院等都有。但是成果的推广,碳能干燥也好,热泵干燥也好,以及好多节能减排的方法,宣传力度都不够。所以如果有实施节能减排越多减税就越多、贷款就越多的政策,就能有利于节能减排设备的推广和发展。

  还有一些问题,比如我们的法规拟定了很多干燥标准,这些标准对于提高干燥质量、节能减排都是有帮助的,但是这些标准的执行没有监督机构。标准不执行就等于没制定,这个监督机构需要国家来制定。

我国木材干燥行业发展亟待技术规范

记者:国家出台相应的政策,最终要投入到木材干燥企业、家具公司等工厂中,这些政策能在工厂中切实执行吗?

张璧光:我们也推广了一些,但推广的难度主要在于企业会牵涉到资金问题,解决资金问题需要国家有相应优惠的贷款政策。我在昨天的报告里建议:我国建设两三个节能示范基地,比如北方一个、南方一个,或者中部再加一个。首先应该选择比较大型的、资产集中的企业,这样的企业要给他相当大的优惠,这个示范基地欢迎国内企业的同行去参观、培训,这样才能推动我国木材干燥行业向着高科技、高水平的方向发展,而不是在低端重复。节能可能增加了临时投资,但从长远来看,成本实际上是降低的。比如我今天提到的热管回收,其节能率一般是20%,投资只有干燥初期成本的三分之一,也就是说投入一两万元,不到两年就可以收回这个成本,而热管的使用年限有一二十年。

  我觉得节能减排技术要尽量降低成本,尽量向实用性发展。小型的干燥窑我们也可以配热管,回收热能,根据企业大小我们可以设计不一样的热管。我为什么说要向大型企业推广?大家知道规模越大,成本越低。大超市的东西为什么便宜,因为销量大;反之,小超市、小企业,成本就高。所以企业应该走向大型,不要以为大型企业科技含量高成本就高,其实成本是降低的。

常规-除湿干燥技术的应用

记者:您多年从事热泵干燥的研究,您觉得热泵干燥在木材干燥中的应用前景如何?

张璧光:从国际上来看,热泵干燥这种干燥方法是不会消失的,但它不是主流,主流是常规干燥,在未来几十年内,常规干燥都将占据主导地位。

  我于1984年开始搞除湿干燥,已经二十多年了。在这二十五六年里面,我一次都没有说过热泵干燥会成为主流。热泵干燥可以起到一个辅助作用。有些木材适宜慢速、长期干燥,比如一些珍贵材、难干材,这些木材采用热泵干燥,温度比较低,如果采用常规干燥,也不能采用高温基准,也要走低温基准,干燥时间长、能耗高,用除湿干燥就更合算。

  近七八年以来,我一直在研究热泵和常规联合干燥,对于以上所讲木材,我认为更好的干燥方法是采用热泵和常规联合干燥。因为如果是单独的热泵干燥,在干燥初期,用电来加热是不合算的。不过这在国外不同,国外的电价比国内便宜得多,我们国家现在的电力资源还不是丰富到可以随便用。国外讲究清洁能源,都是用电来加热,但预热阶段能耗是很高的。另外干燥后期需要升温的时候,特别是含水率在20% 以下需要高温的时候,采用除湿干燥温度上不去,湿度除不下来了,这时候如果是靠电加热也是不合算的。如果把两者的优点结合起来,常规干燥干燥温度高、干燥速度快,但是能耗高;除湿干燥能够回收干燥过程中排出干燥窑的湿空气中的热量,国内外的研究数据表明,除湿干燥节能率在40%左右。

  常规干燥是一个开式循环,干燥以后的湿空气都排入大气了,根据我们原来在北京测试的结果,排气热损失占蒸汽供热的40% 左右。除湿干燥是一个闭式循环,如果用除湿干燥机来回收这40% 的热量的话,完全可以把排气中的热能回收到干燥窑。如果把两者结合起来,初期用常规干燥来预热,中期采用闭式循环,用除湿干燥机来回收热量,当木材含水率在25%以下的时候又采用常规干燥继续升温,那时候升温没有危险了,就可以采用高温干燥。这两者结合的结果,既节约了时间,又减少了能耗。

  我有两届的学生做了相关的研究,一个做了中温除湿干燥和常规干燥的联合,一个做了高温除湿干燥和常规干燥的联合,节能率均在30%左右,这样的节能率还是相当可观的。这样的设备只有在大型的工厂才有,但是木材行业小型企业比较多,他们不愿意采用这样的设备。我要呼吁大型的集中制材企业采用这样的设备。这样的企业在国外有很多,这些集中制材企业拥有各种干燥设备,比如真空干燥设备、除湿干燥设备,国外甚至有隧道式的干燥方法。隧道式干燥方法是随着干燥阶段的进行,木材干燥窑在这一阶段属于常规窑,下一阶段属于除湿干燥窑,再后一段属于常规窑。隧道式并不是常规联合,它是指除湿可以有不同的除湿功率,初期除湿功率大,后期除湿功率小。

分享工作经验 畅谈成功体会

记者:多年来您获得了很多荣誉称号,请您与大家分享一下获得成功的经验和体会。

张璧光:我进入木材干燥行业不算太早,大概在1984年进入的。我觉得一个人如果要做点事情,首先需要敬业和吃苦耐劳的精神,这是很重要的,否则很难做出成绩。此外,还需要团队精神。人家说你退休了为什么还那么卖命,但我并不觉得苦,我觉得自己每天都有很多事情干,还有很多想法和新的思路。一个人做出成绩没有什么捷径,也不是说我比别人聪明。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若是没有付出,天上不可能掉馅饼。

记者:这是非常值得我们后辈们学习的品质。再次感谢您接受我们的采访。

责任编辑:iwcs25HZQ/L